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6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2.
3.
4.
针灸为主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对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86例患者以基本穴位风池、百会、大椎为主结合辨证选穴,同时配合电针治疗。结果:经2—6个疗效治疗后,有效率达90.86%。结论:针灸对颈椎病治疗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扩大和提高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资源的利用效率。方法以肉苁蓉肉质茎的不同组织部位作为外植体,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筛选诱导愈伤组织产生的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并继代培养。应用HPLC方法对愈伤组织培养物中松果菊苷和洋丁香苷(毛蕊花糖苷)的量进行测定。结果肉苁蓉肉质茎的维管组织部分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外植体,鳞片叶次之,髓组织部分诱导效果较差。在暗培养、25~27℃条件下以B5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0.5~2mg/L)与IAA(0.5~1.5mg/L)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佳;在半光照(光培养10h/d,暗培养14h/d)条件下,愈伤组织生长正常,最佳继代时间为25~30d。愈伤组织培养物中松果菊苷和洋丁香苷(毛蕊花糖苷)达4.37%。结论筛选出了适宜的肉苁蓉愈伤组织培养方法,且培养物中主要药用有效成分松果菊苷和洋丁香苷(毛蕊花糖苷)的量达到并超过了《中国药典》要求(0.3%)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对比先天性耳聋患儿的宝石CT和MRI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临床诊断的先天性耳聋患儿的宝石CT及MRI资料,将原始数据传至配套工作站,采用MIP、MRP、VR进行重建,分析两种检查的一致性。结果 CT显示耳部骨性结构具有优势,MRI显示耳部神经具有优势。2种检查对于显示乳突炎并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及耳蜗半规管畸形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5),显示半规管狭窄的一致性尚可(Kappa=0.485)。结论 CT、MR检查诊断儿童先天性耳聋各有优势,可优势互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脑脊液鼻漏是指脑脊液通过颅底(颅前窝、中窝、后窝)或其他部位骨质缺损、破裂处流出,经鼻腔最终流出体外,主要表现为鼻腔持续或间断流出清亮水样液体,早期也可为淡红色。根据病因将脑脊液鼻漏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而后者又可分为自发性、肿瘤性和先天性。临床上创伤性脑脊液鼻漏最常见,自发性脑脊液鼻漏少见。脑脊液鼻漏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早期应用抗生素预防颅内感染,脱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针刺少阳经穴与针刺非经非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前后的基因表达谱。【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比较采用经穴(经穴组)和非经非穴(非经非穴组)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各10例)后基因表达谱的差异;选取部分基因进行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基因芯片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经穴组治疗前后筛选出72个差异基因;非经非穴组治疗前后筛选出110个差异基因。经穴组差异基因涉及的功能包括脑内啡肽酶、 ATP合酶等,与治疗该病的关联性大。但非经非穴组涉及的基因功能广泛且分散,与治疗该病关联性较小,如细胞凋亡、 DNA修复等。 RT-PCR检测了经穴组的ATPAF2、 PTGS2、 TOR3A基因,非经非穴组的ACP2、 AURKA、 ARHGEF11、 CASP8基因,验证了基因芯片数据的可靠性。【结论】本经取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经穴效应在分子水平是多基因作用的综合结果,而非经非穴产生的安慰效应并未找到与之对应的与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相关的靶基因,进一步证明了经穴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